三位導演談毛小孩,Raye:請堅持領養不棄養的原則
吳念真、齊柏林、Raye三位熱愛毛小孩的導演,昨天在台中舉行的「挺挺動物生活節」的挺挺動物系列講座中,各自分享與毛小孩相處的經驗。
養過三隻狗的吳念真說,第一隻狗是可卡,第二、第三隻都是米格魯。第一隻可卡是吃寶路食品的受害者而去世,他當時很難過,下決心再也不養毛小孩了;但在一次拍片途中,遇到被棄養的米格魯,心一軟就領養了,取名叫MIGO,「即便是同種的狗,也有不同的個性」,吳念真說:「牠很謙虛很安靜,不同於其他米格魯的活潑。而且MIGO是少數曾上國家劇院演出的小狗,還演過兩齣舞台劇呢!但前幾年病老離世。」
第三隻是朋友送的MILI,完全是活潑到不行、對人類予取予求的米格魯。吳念真說,自己不想再經歷寵物離世的痛苦,但朋友說,「這隻一定活得比你久」。
吳念真表示,要養毛小孩,必須理解牠;理解你要養的對象,等於像是以結婚為前題的男女朋友交往。為何街頭上有這麼多的棄養動物?多數是你不理解牠們。「通常看到毛小孩第一眼是好可愛、好可憐,但你的住所環境,是否能養一隻活動力很強、喜歡說說的小狗?掉毛的因素考慮了嗎?米格魯掉的毛,跟上帝一樣,無所不在。請理解、容忍,再去領養。」
齊柏林說,他的毛小孩是一隻米克斯,叫布布,因為當初成立公司叫above(阿布),因為養在公司,就直接取名為阿布。後來媽媽反對,說小狗的名字怎可以跟公司名一樣,就改為布布。「毛小孩養在公司,可以調節同事在工作上的壓力,而且布布會熱情的親吻來訪的貴賓,是一隻很盡職的公關狗。」
齊柏林說,自己曾在繁殖場拍照,了解到很多狗都是近親繁殖,那是因為繁殖場想要牟利,大部份的血統證明都是假的,當母狗生到不能生時就被棄養。他自己年輕時,也曾虛榮的用工作的第一份薪水買了秋田犬, 被父母罵得很慘,日後心態改變才開始領養。
左起:吳念真、Raye、齊柏林三位導演分享與毛小孩相處的經驗。圖/蔡育豪
拍攝紀錄片《十二夜》的導演Raye養了三隻貓、二隻狗。她在街上救援被裝在塑膠袋掛在電線桿上三隻未開眼的幼貓,送動物醫院急救後,現在都很健康,成了家人。
Raye說,領養很好,每個人也許在領養時都是抱著好心意,但棄養時都會替自己找到另一個理由,所以「領養不棄養」這個價值觀要堅持住。「領養前,要考慮到是否能為一隻生命,改變你未來五年、十年的生活方式。就像婚姻一樣,項圈就是結婚戒指。」
吳念真說,有朋友說愛運動的人都是好人,但他看過很多愛運動的人是壞人。反而愛毛小孩的都是好人,如果會愛動物,也會愛人。
「人在痛苦會說,但毛小孩不會,所以我無法忍受不會表達意識的人或動物被漠視。」吳念真表示,人跟動物間的情感,有時會比人與人之間來得深。對你不離不棄的動物,你怎可以對牠離棄?領養再棄養對毛小孩是二度傷害,牠們會露出對這世界絕望的眼神。
吳念真說,動物如果活得很快樂,代表我們是個友善的城市、環境。把動物的關懷拉到一個角度來看,如果我們把環境整理好,台灣應該可以變成一個可愛的地方。
留言列表